来源:行胜于言的文明贵州
在贵州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随处可见一群人的身影,
他们总说:
希望我们能像流动的火炬,走到哪里就照亮哪里,
传递着温暖与感动。
他们就在你我身边,时刻相伴,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志愿者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志愿援助。
在社区之间
他们让“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温暖传递在你我之间
“张承源倒下了,但我们还要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把咱们的新家园建设好。”16名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与张承源一起组建志愿服务队的正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志愿者围坐在“张承源式志愿服务队”队旗下庄严宣誓:“张承源的为民服务精神让我们来传承。”
“人民至上”是张承源的座右铭。如今,铜仁市碧江区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志愿服务方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各个社区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张承源式志愿服务队伍”。
“哪家的车和驾驶员有空?欢迎加入我们的爱心车队。”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有效减少人员和私家车进出频次,同时给老人、孕妇和因故急需用车的业主提供方便,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志愿者U区志愿队发出了组建义务车队倡议。
成立“爱心车队”、提供暖心餐食、自愿值守卡点……社区志愿者们穿着蓝色马甲,平日里组织志愿活动,关爱辖区邻里;疫情来临时,他们甘做逆行者,守护一方平安。
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在贵州各地,社区志愿者们用真诚的微笑和优质的服务,助力社区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健全治理体系,社区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脱贫攻坚一线
他们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qi饭,用普通话应该说’吃饭’”,“洋芋就是土豆,也叫马铃薯”。在黔南州三都县普安镇阳基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里,阳基村的村民们正聚精会神的听着志愿者教师用生活常识讲解普通话,自普通话培训课堂开课以来,学员们认真聆听、领悟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学习气氛依旧热情高涨。
贵州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以“扶智、扶志”为主线,聚焦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除在村委办公楼、村级学校等场所开设固定课堂之外,根据群众需求开办流动课堂,送培训进寨,送教学上门。
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项目,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夜校工作和教学,既了解了基层民情,也得到了磨炼成长。
在抗疫一线
他们火速集结,奔赴在防疫工作现场
“现在的政策太好了,谢谢你们了。”群众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感谢的话语,给了毕节市赫章县七家湾街道义务代购志愿队队长李应莫大的鼓励。
毕节市赫章县七家湾街道义务代购志愿队队长李应
疫情防控期间,李应穿梭在菜市场和各个商铺,为社区居民代购蔬菜和生活用品。李应说,在这样的危难时刻,群众相信我们,我们做什么都值得。
陈斌在高速卡点值班
“作为一名志愿者,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服务,直到疫情结束!”面对疫情,贵州高速路政人陈斌主动请战,坚守在高速公路防疫第一线,“非常时期,我不能退,我是中队长,关键时候要带好头。”
面对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广大志愿者踊跃参与,小红帽、红马甲随处可见,投身到疫情防控战线的各个领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舍小家为大家、讲奉献勇担当,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在复工复产现场
他们为交出不负春光的好答卷贡献文明实践力量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立春过后,贵州各地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遵义赤水市天台镇积极响应号召,组织30余名镇村党员干部组成“春耕帮扶突击队”,深入到蔬菜基地,既当“宣讲员”、又做“排头兵”,与群众一道展开青菜抢收,最大程度减少因疫情带来的损失。
黔南州龙里县冠山街道通过邀请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作物的培管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联合广大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发展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代购”服务,全力做到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
春耕复工正当时,疫情防控不放松。贵州各地志愿者纷纷响应号召,按下新一年工作的“启动键”,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为新一年的生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文明实践中
他们为打赢“两场战役”奉献志愿力量
“你回来了,快出发。用爱和诚实,去回报这些爱着我们的人吧。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以奋斗之名,在学习的海洋里,奔流不息吧!”在中小学开展复学工作之际,为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长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黔南州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战“疫”这本最生动最深刻的“教材”,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带来了主题为《以奋斗之名,奔流不息》的《开学第一课》演讲视频。
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网络上的阵地,年,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活动,龙里县各单位各部门结合自身业务职能录制公开课,以“掌上宣讲队”的形式为群众提供更丰富的线上理论宣讲志愿服务。
贵州省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骨干培训班现场
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一年来,贵州3个试点县(市)着力推动志愿服务试点工作,呈现实践在基层、服务在基层,实践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生动局面。
从文明实践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到文艺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科技志愿者......在贵州,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大,志愿服务逐渐活跃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志愿者们在服务社会、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平凡又非凡,他们就在你我身边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者们
让文明“细胞”散布在贵州的每个角落
谢谢你们,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