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紧紧围绕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建设惠民、绿色、文明殡葬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殡葬、绿色殡葬、阳光殡葬、惠民殡葬”,以“谋、强、夯、算”方式,破解薄养厚葬、散埋乱葬、丧事大操大办等农村殡葬改革难题。 谋计划,拟制度。在充分了解丧葬习俗和群众意愿基础上,结合《殡葬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全域推进、分步实施、长效施治”原则,制订出台《赫章县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意见》《赫章县殡葬管理实施细则》《赫章县殡葬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成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新建公益性公墓的建设、使用、管理维护,散埋乱葬坟墓搬迁等实施标准,细化免除丧葬费用、改革丧葬习俗、规范服务管理等操作办法,压实组织领导、资金保障、舆论引导、督导考核等责任分工。
强宣传,聚共识。以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为载体,通过“江湖术士”现身讲、群众互相讲、讲习员集中讲和教师队伍课堂讲,采取板凳会、院坝会、群众会、红白理事会、山歌协会、家长会和主体班会,将殡葬改革纳入村规民约等方式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引导群众革除丧葬陋习,印发《殡葬改革法规宣传手册》《殡葬改革通告》30万份;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殡葬管理政策法规;通过苗学会、彝学会、白学会人员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开展政策宣讲,提高群众知晓率,解放群众思想,使厚养薄葬成为自觉,让群众真正理解、接受和支持殡葬改革工作。
夯基础,强服务。以招商引资方式,投资余万元修建县殡仪馆,修建县公墓占地面积80亩,可存放骨灰余盒,其中,公益性公墓占地20亩,配齐遗体火化、遗体冷藏、骨灰寄存、集中治丧设施设备。全县个村(居),采取单建或联建的方式,通过社会捐赠一点、受益村(居)民自筹一点、政府补助一点,财政投入万元,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个,实现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督促殡仪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
算好账,提意识。殡葬改革之前,群众丧葬平均花费在5万元以上,改革后,制定惠民殡葬实施办法,对本县户籍城乡居民、驻县域部队现役军人、缴纳养老保险金1年以上的外来合同工等人员死亡,减免遗体接运费、遗体冷藏存放费、遗体火化费、骨灰寄存费等四项基本服务费。对特殊困难人员,在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的基础上,免费提供骨灰盒、简易墓位。大幅缩减了群众丧葬开支。在公益性公墓建设前,群众采用土葬方式,修建高大坟墓,全县每年浪费20余万平方米以上的土地。
据悉,目前赫章县实现了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死亡人员%火化、骨灰%安葬(放)、城区党员干部%带头集中治丧,每年节约殡葬用地10余万平方米,殡葬用地植树15余万株,彻底结束了“山上是坟,山下是城”的历史。(赫章县民政局:陶仁平、丁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