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万霞,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水塘堡乡杉木箐村驻村干部。 年5月1日,我刚考入水塘堡乡政府就到杉木箐村驻村,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有点无所适从。
杉木箐村位于水塘堡乡东南部,辖上寨、下寨两个村民组,户人。现在的人们依山或临水建房,洁净的房屋错落有致,户与户之间被一条条光滑的水泥路紧密有序串联在一起,靓美如画。 记得刚来村里时,看到部分村民家的院坝里布满稀泥和粪水,进出都要穿雨鞋或垫石子;有些村民家中还是人蓄同居,一进屋就嗅到恶臭的粪便味;更为严重的是,全村百分之九十五的住户没有厕所,房前屋后大小便随处可见......这一幕幕深深地刺痛了我,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让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美起来!” 通过走访,我发现杉木箐村贫穷落后、卫生脏乱的根源不单是交通闭塞、高海拔等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村民思想落后。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把群众思想做通,修路,搞好卫生,为群众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我白天去水塘乡政府对接协调修路资金项目,晚上就回村里入户做思想工作。一些群众不愿让出土地修路,我就反复劝说;一些群众不愿打扫卫生,我就亲自带头打扫;一些群众不愿出力,我就带着干……
年6月,杉木箐村开始修通村公路。由于杉木箐村闭塞偏远,需要到妈姑镇拖水泥修路,天不亮我就和运输车辆一起出发,天黑才将水泥运到杉木箐村下的黄泥垭口,还要连夜组织村民背到村里。年,杉木箐村6.4公里村、组路全部修通。 路修通了,村民住房条件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渐渐提高了,但全村环境卫生还是十分糟糕。为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卫生质量,我和村支两委班子进组入户召开二十余次大小院坝会和板凳会,大力宣传、指点村民搞好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但要真正改变环境卫生,当务之急是争取资金解决厕所问题,其次是制定村级卫生整治方案,及时对全村卫生进行专项整治,并形成长效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环境质量。 年,在水塘堡乡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我从“河仁慈善基金会”争取80万元修建水冲式厕所个,实现厕所全覆盖。另外,又从县城管局协调2万元资金建立“党建+积分”超市,以积分到超市兑换实物的方式对群众进行奖励,让群众逐步形成爱护卫生的习惯。 如今的杉木箐村,道路光滑干净、房屋整洁漂亮、村庄如诗如画……杉木箐村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整理
编辑 徐微微
编审 田旻佳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