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在于有生之年还有能力之时,实实在在地做有意义的事。”这是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风中学教导主任朱国强的心愿!
年,54岁的高级教师朱国强毅然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请缨远赴贵州支教。挂职毕节市赫章县第五中学副校长,负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担任九年级英语教学工作。
经一年多的不断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赫章五中有了质的巨变:校园环境大为改善,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得到明显改变,学生成绩、文学素养、文明礼仪得以提升,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用脚丈量赫章教育的长度
初到赫章,朱国强来不及被贵州独有的青山绿水吸引,就立即投入到教育帮扶工作上。为了更快地打开工作思路,他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整个赫章县城和周边社区以及赫章县30个乡镇、街道,
“我想尽快了解赫章不同学校的教育教学,多一点了解赫章的风土民情。”朱国强说赫章的交通不便,他搭便车、骑自行车、小黄车,能走路的话尽量徒步!
“我曾独自爬行两个多小时泥泞山路上青山顶家访,回途时因天黑看不清路况而误进了墓群,几经曲折艰难到山下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也曾应乡镇学校邀请外出下乡送教送讲座时,遇到下大雪,结冰封路,朱国强只好留宿当地至第二天公路解封才乘车赶回县城上课。
看到朱国强这种拼劲,连当地老师也感慨:“哪怕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也没有走遍赫章县的每一处地方啊!”通过深度调研,朱国强对当地孩子的教育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他精准地开展扶贫助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多来,朱国强全心全意投入到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支教工作中,用心用情帮助当地的孩子,实实在在为当地教育教学做了许许多多实事,在乌蒙山深处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朱国强被评为年广州市优秀教师、番禺区优秀教师、番禺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年赫章县全县优秀共产党员、赫章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用爱传递赫章教育的温度
面对赫章贫困家庭的需求,朱国强自愿捐资2万多元,购买电脑改善教学条件、给学生买学习用品、资助贫困学生等。
每次探访贫困户、留守儿童,朱国强都带上生活用品或小礼物。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受惠,他利用回番禺短暂的休假时间,大力宣传赫章教育,多方寻求援助,积极牵线搭桥。
“我动员我的发小好友捐赠30万元给我作为教育帮扶用款。”朱国强得意地说,他还牵线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街青俊会、新联会和商会等一行到赫章,资助妈姑中学13名学生及其家庭10多万元,还为妈姑中学筹款打造该校的芦笙乐团。
朱国强时刻不忘培养和提拔年轻人,毫不保留地将自己30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传授和与大家分享交流,助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在他的大力帮助和用心指导下,学校一大批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
今年教师节,朱国强从工资中捐赠数千元用于教职工运动会。一年多来,在他的努力下,为赫章县尤其是赫章五中筹到的教育投入、物资及资金共计多万元,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些急需困难,赢得当地干部和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作为分管教学的挂职副校长,朱国强把番禺区集体备课带到赫章,还把广州先进的英语教学带到英语相对落后的赫章县。因此,他深入课堂,扎根课堂,起示范引领作用。他带领英语科组建设、提高备课组备课质量、落实教学常规、认真辅导学生。上示范课,听评课,诊断分析成为了他教学工作的日常。
行政工作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但丝毫没有影响他投身教学的热情。学校没有英语教学设备,他就亲自编写教辅资料和试卷;学生基础差,他就用情感激励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午休时间辅导学生,利用假日到学生家里为他们补课,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用信念提升赫章教育的高度
在支教的过程中,朱国强深深地意识到,仅仅是资金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精准扶贫”并不是指粗放式的扶贫,而是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我认为,把沿海发达城市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赫章县,就能为赫章县的教育事业做点事。”为此,他时刻不忘支教的初心,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研上,致力把番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赫章县。
首先,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他为赫章五中带来番禺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通过公开示范课,与番禺进行线上教育教学交流,把番禺的教师请进赫章的课堂并面对面交流等一系列方法,帮助赫章县管理干部和老师转变育人观念,开阔育人视野,更新教学方法,提高老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其次,组织了一系列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朱国强知道,仅仅是在赫章县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不足以使老师们感受教育的先进性,只有切身的感知,才可能提高老师的眼界。因此,他组织了三地(番禺、赫章、威宁)互联网+综合(德育)“留守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与对策”的教研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番禺老师感受到教育扶贫的必要性,并且为教育扶贫献计献策;同时也让赫章县当地老师感受到番禺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老师们改变的迫切性。
除此之外,朱国强深深感到,教育扶贫,除了扶学生的贫,更要扶家长思想上的贫。因此,他除了在家访中探访学生,更是与家长交流。听取他们在教育上的经验与困惑,把家访中的思考撰写成文章《做个民主型睿智的父母》,并在学校家委会成立大会及全校家长会上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与家长们分享。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朱国强除了扎根在赫章五中,还经常到赫章的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县区的学校做学术讲座和送教,参与家访。
如今,朱国强依然忙碌着,他忙教研、忙讲座、忙课题、忙论文、忙辅导学生……以至两次带着赫章的学校领导到番禺考察学习,考察完毕,顾不上回家就匆匆赶回赫章。
一年来,朱国强最愧对的是家人。到赫章县后,他把94岁坐轮椅行动不便的老母亲托付给兄嫂姐姐照顾,也长久地与太太、女儿异地相隔,一家三口只在寒、暑假有短暂的相聚,
“在有生之年还有能力之时,实实在在地做些喜欢做又有意义的事,尽己所能帮扶需要帮助的孩子,让孩子们实现走出大山回报社会的夙愿。”朱国强说,他将用心做教育,倾情于帮扶,继续孜孜不倦地追求,用责任谱写奉献之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星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