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村村道赫章县发科村深度贫困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孙书记来到我们村后,给我家安了门窗,修了路和院坝,真的特别感谢孙书记!”   “对于孙书记我真的没什么说的,只有感谢,他给我买了衣柜碗柜炉子,还在我家门口安装了围栏,我出门再也不担心摔倒了。”   ……     近日,记者走进毕节市赫章县古达乡发科村,遇到许多村民都在一个劲儿称赞“孙书记”,这个“孙书记”到底是何许人也,让我们一探究竟。

赫章县古达乡发科村图/华能梦青春行

从国企职工到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     “孙书记”原名孙国龙,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员工,年6月,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对口帮扶赫章县古达乡官房村和发科村两个深度贫困村,选派两名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孙国龙便是其中的一位。

孙国龙(右)和同事在一起

从省会贵阳来到一个深度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今年已56岁的孙国龙丝毫不觉得年龄是工作的障碍,听说公司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很高兴,我本身也是农村的,我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在快到到退休的年纪,想趁这几年为党和群众做点事情,这也是我的愿望。”孙国龙对记者说道。     据孙国龙介绍,老家石阡县的他,父亲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家乡获得了百姓好口碑,这让他很敬重父亲,立誓要做父亲这样的人。“父亲的形象对来到发科也有推动作用,他为百姓服务的样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让我走上了他曾经走过的道路。”

最终,经过选拔,孙国龙在请缨的18名党员干部中被选中,他就这样来到了发科村,开启了一段第一书记任职记。   把“医生”带在身边   在公司选拔时,患有高血压的孙国龙便知道去到一个海拔高,医疗条件差的贫困村,身体的好坏尤为重要,但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不能浇灭心中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最终还是决定去!一定要去!”孙国龙非常笃定。   要去发科村,他要做的第一个工作便是得到妻子的支持。“他说他要来驻村,我是不支持的,他身体不好,有时候睡觉会骤停,但是他一遍遍地给我说他非常想来,天天不停地给我给我做工作,后面他把我说服了。”他的妻子说道。

孙国龙走访村里困难群众

可一来到发科村,居高不下的高血压就让孙国龙面临了一个巨大的挑战。“血压还是很高,达到了和,不太利于开展工作。”   二十多天后,在和妻子视频聊天时,妻子看到他精神状态很不好,很担心他的身体,便毅然决然辞掉手中的工作,拖着行李箱和医疗用品来到发科村。   有了妻子的陪伴,孙国龙放心多了,每天在村里忙个不停,而他的妻子不仅照顾她,随时观察他的身体状况,还无偿帮助驻村干部做饭、打扫卫生,夫妻俩成为了扶贫路上的搭档与伙伴。   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发科村,发科村位于古达乡东北部,主要居住汉族、苗族等民族。坡陡弯急,土地贫瘠,群众生活困苦,是古达乡深度贫困村之一。孙国龙到村后,被贫困的面貌吓了一跳。   “我本身也是农村人,我来的时候也想到会很贫困,但是没想到会如此贫困。”孙国龙说。     贫困不可怕,只要有战胜贫困的决心。孙国龙到村后第二天,便马不停蹄地深入群众中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当他知道26户村民的危房改造不能按时安装门窗后,便联系公司提供15元资金,解决村民门窗安装难问题。

发科村村民新安装的门窗

在走访时,孙国龙发现村里的连户路还要短板,许多村民的院坝也还没有硬化,他又向公司“讨要”了15万元,用于连户路与院坝硬化。可工程没有完成,他就发现15万元还远远不够,于是,他便与驻村干部郭艳商量,由原是交通局的郭艳向局里申请30万元,这才把发科村连户路和村民院坝全部硬化。   谈起孙国龙,村民杨兴刚总是竖起大拇指,因为家里孩子在读书,家庭贫困的他在家里养了两头猪、三头牛、二十一只羊,一家人全靠这些牲畜。   让杨兴刚苦恼的是,由于缺乏资金,门口一百多个平方的院坝迟迟不能硬化,猪圈牛圈羊圈全在一起,家庭卫生总是一团糟。孙国龙了解情况后,给他把圈舍全部迁往别处,把院坝硬化,还修好了连接院坝的连户路。   “孙书记帮了我家很大的忙哦,为了感谢他,我们一家人更要好好地把生活过好,我准备明年再扩大养殖规模,好供娃娃们读书。”杨兴刚笑着说。   改善学校教学环境   来到发科村后,农村出身的孙国龙很重视教育,他来到发科小学,了解孩子们的教育环境。看到学校厕所还是老式的农村厕所,给孩子的学习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孙国龙立刻联系公司,由公司出资15万修建一个水冲式厕所。“我看到学生娃娃们还在用老式厕所,夏天蚊蝇乱飞,非常不卫生,对他们的成长也不好,我知道不能等了,必须在他们开学前完工。”

发科小学一角

为了解决学生和学校附近村民饮水难问题,孙国龙又带头修建了一个40立方米的水池,全校师生和村民5组的近人不再为饮水犯愁。     据孙国龙介绍,为了改善发科小学办学条件,他正在积极请求公司支持,对发科小学进行扩建,改善办学环境,提高办学水平,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修建一新的发科小学水冲式厕所

“这几天我准备通过由公司员工捐款的方式筹集资金,等寒假学生们回来了,带着慰问金去走访慰问高中以上的学生,鼓励他们好好读书,还要资助至少30个家庭困难伤不起幼儿园的娃娃。”谈起孩子们的教育,孙国龙热情高涨地说道。   记者手记   已近花甲,仍肩挑脱贫重担;身体不好,依然奋战基层一线,孙国龙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虽然来到发科村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但孙国龙为发科村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发科村在半年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最重要的是他让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     “年底发科村贫困发生率为5.86%,我们计划年剩余的17户81人全部脱贫,为此我们还要很多工作要做,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投入到发科村脱贫攻坚工作中。”这是采访结束时,孙国龙对记者说的话。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星编辑胡蓉编审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