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村村道赫章县儿马冲村穷山沟

昔日的儿马冲村山路险峻,资源缺乏,是脱贫攻坚工作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今,走进赫章县双坪乡儿马冲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笔直的乡村水泥路、整齐划一的成片安居房,好一派宁静和谐的景象。曾经那个布满泥巴小道、危房,杂乱无章的穷山村早已一去不复返,今天的儿马冲村搭上了脱贫致富、幸福美好的“快车道”。   修了水泥道,住上安全屋   “以前我们村山路崎岖,许多路都是土路,一下暴雨路上坑坑洼洼根本无法走,破旧的房子还经常漏水。大家也没办法,只能干着急”。儿马冲村贫困户村民黄先才说。     群众的困难让扶贫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能让基础设施的短缺成为村民脱贫致富路上的绊脚石。”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商量后一致决定,采取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资金、充分用好扶贫专项经费的办法,下力气解决村里基础设施薄弱、出行不便、住房条件差等问题。全村齐心协力一致上下决心脱贫,短短时间内,安全住房覆盖全村、村卫生室建成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安全饮水覆盖全村方便又健康、易地扶贫搬迁得到落实,搬迁群众迈向新生活、对多条道路进行窄改宽和修建挡土墙、保坎,现在条条平整的公路打通了村民致富的希望。

为了让工作思路更广、举措更实、效果更突出,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驻村工作队带头组织村民打扫环境卫生。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主动参加并积极调解。针对村里群众邻里纠纷或因政策不公导致的矛盾问题、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等,多次利用广播和会议等形式,宣讲政策法律,上门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化解矛盾,平息事态,教育引导广大村民远离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现在的儿马冲村正向整洁干净、文明卫生的宜居新农村转变。   养起“致富牛”,就业有保障   基础设施问题解决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又开始鼓励农户们建立家庭养殖场,利用家里空闲的土地养牛,依靠发展养殖业带动经济增收。如今,全村贫困户已有81户参与其中。     村民罗平卫就是其中之一,聊起现在的生活,罗平卫感到开心满足:“我家一共有6人,我在本地务工及在家养殖,女儿在双坪政府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去年我拿到年度养牛补贴元,通过发展养殖业,我就本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多元。”和罗平卫一样受益的还有儿马冲村老党员非贫困户文光全。文光全从年开始养牛,其主要养殖方式为散养,从当初的4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2头,文光全一家人的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了元。

养牛不仅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给一部分人提供了就业岗位。除了养殖就业方式外,儿马冲村还提供其他就业岗位。生态护林员岗位6个,覆盖贫困户6户,每户每年工资为1万元;设立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开发“十大员”公益性岗位13个,安排贫困户13人就业,户均年收入元;动员劳动力到县外务工户人,低保兜底16户30人……   如今,儿马冲村路通了、房子新了、村子美了、群众荷包鼓了,也正逐步开始走上旅游兴村的路。年11月27日,儿马冲村被命名为“贵州省第四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多姿的风情将会打开这里脱贫致富的新局面。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向秋樾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038.html